做身邊的事,做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是創業者一個很好的挑選。安徽新亞特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就坐落于大堤外面不到100米的當地。在公司的拉絲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將8毫米直徑的銅材通過幾十米長的出產線抽拉到只要頭發絲十分之一細的導線。正在干活兒的工人何忠武通知記者,他們每天要完結十五六噸的工作量,出產局勢還不錯。
徐高峰,1989年還在砂輪廠做推銷員,挖到第一桶金。1992年,他和哥哥出資500萬元,建起了自己的線纜廠。2010年公司現已開展成銷售額到達18億元的集團公司。他們通過敏銳的營銷觸角,把握商場信息,依照訂單組織出產,很快形成了工業集群。但由于工業門檻低和技術含量不高,工業集中度太低,低端產品同質化嚴峻。工業開展面對從量變到突變的轉型瓶頸。
3年前就看到這個危機。2008年,集團決議計劃在蕪湖市建立新的占地25萬平方米的研制出產基地。出資7億元引進了德國特勒斯特一步法硅烷交聯出產線、芬蘭諾基亞三層共擠交聯出產線,出產大型艦船、高速鐵路、航空航天、核能風能等職業所需求的特種電線電纜。新亞特蕪湖基地還和有關單位協作建立了博士后流動站,為企業的轉型晉級儲藏了尖端人才。進入和世界一流產品同臺競技的高端商場。
徐高峰對面對的困難和開展途徑有著自己的考慮。他說:“現在咱們第一次遇到了資金回籠吃緊的狀況,這是十幾年來沒有過的。企業開展到這一步,說不考慮上市那是假話。咱們正在搞資本運作,應該在2年內上市成功。”關于現在溫州等地一些小企業由于資金緊張而預備拋棄實業的現象,徐高峰不以為然。他以為,關鍵在于進步企業的中心競爭力和服務水平。
這些草根企業家們,將一個瘠薄的江邊小鎮,建造成了一個全國聞名、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電線電纜工業基地。往日名不見經傳的偏遠鄉野,成為當之無愧的“安徽第一鎮”。林書記說:“通過20年的開展,電線電纜工業成了無為縣最重要的支柱工業,現在無為縣的電線電纜工業年產值350億元。
咱們看到的富豪的財物數目都只是成果,咱們看不到的創業的困難與艱苦才是他們真實的人生之路。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修正修正,版權歸作者一切,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念。
|